《易》曰: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振兴配资,关注、评论,为学、交友!
阿图岛位于美国领土阿拉斯加以西,阿留申群岛的西端,和俄罗斯领土堪察加半岛遥遥相对,是项链一般细长的列岛中最西边的一个。东西长六十五公里,南北宽二十五公里,终年被积雪覆盖着,每天都刮着暴风雪,绝大多数时间被浓雾笼罩,是一片什么作物都不生长的不毛之地。
1942年6月日军占领阿图岛的那一天,岛上只有当地居民三十七名、美国人二名。基斯卡岛上有医生、厨师各一人。
1、阿图岛战役的缘起
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岛,从1942年年初开始,日本大肆宣传它战略位置的重要,说什么要防止美机从那里起飞轰炸日本本土,要切断美苏间的物资供应线等等。6月7日,在中途岛海空战的同时,海军第三特别陆战队一千三百多名日军占领了阿图岛,还占领了另一个小岛基斯卡岛,由第七师团穗积部队约一千名士兵担任防守任务。
这两个小岛,对美军来说,并没有什么战略上的价值,可以弃之不管。但是,由于那毕竟是美国的领土,出于自尊心的驱使,美军决定非夺回来不可。于是,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开始了。
1942年9月18日,日军大本营命令撤退阿图岛的兵力,集中防卫基斯卡岛。其后,又考虑基斯卡岛位于阿图岛东部,相距三百五十公里,万一美军在阿图岛登陆,基斯卡岛便成为袋中之鼠,无法防守,所以又派米川部队进驻阿图岛。
美国海军在两岛周围严密封锁,切断运输线,准备随时反攻,岛上日军惶惶不可终日。
日军增援部队是在美军空袭的间隙中偷运的。第一批于11月12日由运输船运到阿图岛上五百四十五名,第二批于25日运去四百五十名。1943年1月31日,约七百名日军登上阿图岛,3月10日,最后一批增援部队约四百名登陆。到此时,日军总兵力有步兵一个半大队,山炮一个中队,高射炮十二门,工兵一个中队,合计共二千六百五十名。
美军力量远远超过日军。单海军舰船一项,共有战列舰三艘,重巡洋舰三艘,轻巡洋舰三艘,护卫航空母舰一艘,运输船四只,还有加油船、扫雷艇等等,合计共约四十余艘,从阿拉斯加的科尔多湾出发,威风凛凛,一路西进,志在一举攻克。
美国步兵第七师团一万一千名士兵,在布朗少将指挥下,乘运输船进发,预定登陆时间为5月8日。
在美军陆海空军庞大攻势面前,日军没有海军,没有飞机,没有重武器,只靠两千多名士兵抵御。4月18日,日军派山崎保代大佐为守卫部队总指挥,率领高射炮大队长青木少佐,炮兵大队长波波伯上尉,乘潜水舰秘密来到阿图岛上,企图顽抗。
2、美军的登陆
日军困守荒岛,从1942年6月到1943年5月约一年的时间里,在严寒、风雪、浓雾的气候下,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。原来计划修建房屋的器材,集中用到防御工事和飞机场上去了,所以士兵一直住在帐篷里。吃的食物,最初断断续续尚可保障,美军全面封锁后就根本没有保证了。
所以从4月1日开始,每人每日限量供应粮食。副食方面,除了酱咸菜以外再没有别的。听说海里的鲑鱼和鳟鱼6月左右能够游到阿图河中来,士兵们改善伙食的唯一指望是等待这一天的到来。
美国陆军在进攻以前,通过电波和飞机撒传单,反复向阿图岛上日军宣传即将反攻的消息,劝告日军投降,但日军非要孤注掷不可,坚不投降。
5月12日上午,美进攻部队由两艘潜水舰导引到达海岸,10时30分,两栖部队从三个方面一齐奋勇登陆。由于浓雾弥漫,日军完全没有察觉。
美军主力部队从北海湾的西浦岬西北海岸上陆,完全出乎意料之外,没有遭到反击。到傍晚,已有一千五百名美军顺利登陆。
另一支南方部队在旭湾的北部海滨登陆,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。两千名美军上陆后,立即在海岸滩头设立了司令部。
还有一支小部队从旭柳半岛登陆,立即开始北上。与此同时,柳冈湾、夕映湾也有小部队安全登陆。
至此,美军无声无息地轻易踏上阿图岛。
日本山崎指挥官本来早已做好应战的安排。热田湾的各重要地区配备渡边部队防守。旭湾方面由林俊夫中尉率领一个中队警备;青木少佐指挥高射炮大队配备在北海湾地区和热田湾地区。
美军登陆的那一天,日军和往常一样躲在阵地内。从早晨开始,美舰载机在上空盘旋,但没有投弹或扫射,和往常不同。大家都觉得奇怪,今天美军怎么了?于是派出侦察队到海边察看。
不久,侦察队的人喘着粗气跑回来振兴配资,嚷着说:“敌人已经在西浦登陆了。”
山崎部队长立即向全军发出迎击的命令。日军迅速进入阵地,监视美军的动向。
美军登陆的第一天,双方仅有小接触。第二天,5月13日早晨开始,在阵地各处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。
10时50分,美舰炮穿过浓雾向日军阵地连续炮击一小时,海岸线的地面上顿时像土柱一样喷起土砂,日军许多阵地被摧毁。美军在西浦岬西北海岸登陆的先遣部队奋力前进,准备包围重要防守地区芝台。
芝台是全岛的制高点,美军如果占领了它,日军集结地带的情况便可尽收眼底,所以日军必须坚决防守。
守卫芝台的日军躲在阵地里不动声色等待美军靠近。及至美军到达芝台前方深谷时,日军立即发出攻击号令,所有武器一齐射击,一瞬间,美军一个中队失去战斗力,兵员减少一半。
日军虽然初胜,但暴露了阵地的目标,西浦蝉的八门美军野战炮立即反击,海面上的舰炮也迅速向芝台瓢泼似地发射炮弹,接着是舰上飞机轮番前来轰炸。
只有散兵壕和临时防御工事的日军阵地,很快被轰击得无影无踪,死伤甚多。残余的日军已不能立足,只有撤退,美军精锐部队随即占领芝台。
同一天,旭湾方面的美军南面部队,虽然在北滨有了立足点,但不能攻克日军阵地。
日军巧妙配置兵力。左翼从大鹫山到鸭山高地,正面由荒井坡到狮子山,右翼从旭柳坡到虎山,三面埋伏,准备从三个方面捕捉美军。
这一天,从山顶到山腰弥漫浓雾,谷底却天气晴朗,给日军帮了大忙。
美军小心翼翼移动到山腰附近。突遭大鹫山、鸭山侧翼阵地的炮火,陷入混乱状态,全军溃退。美军亚尔上校阵亡。
日军在海上也有些战果。从基斯卡岛出发的伊三一、伊三四、伊三五潜水舰攻击北海湾的美舰。13时31分,伊三一潜水舰发射鱼雷,击中美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舰腹,发生大火,但没有沉没。
3、手榴弹加刺刀的白刃战
5月14日拂晓,依旧是大雾笼罩,日军阵地已转移到西浦。
同一天,西浦地区的三角山麓,约八十名美军,穿着滑雪板正从北方攀登。三角山是一座五百米的高山,如果美军抢先占领,西浦地区日军便有全部被消灭的危险,所以总指挥部命令西浦日军一定要确保三角山。于是从西浦分出一个排争先从南侧攀登三角山。谁先登到顶端,这场局部战斗就胜券在握。
在白雪覆盖的山脊上,美日双方的士兵各自拼命从自己的方向向上攀登。这是争分夺秒力求捷足先登的竞争。这个竞争,是每个人生死存亡的赌博,也是双方部队生死存亡的赌博。
不大一会儿,这场拼命争夺制高点的竞赛被日本兵获胜了。
架设在山顶上的机枪顿时猛烈扫向嘘喘着攀登的美军,顷刻间,八十多名美军全部丧生。
当晚,前一天从芝台撤退下来的佐藤中尉,把残存的士兵召集起来组成一个敢死队,发誓要夺回芝台阵地。他们隐蔽在黑夜和浓雾里,佐藤中尉自己指挥三个突击队,以芝台美军野炮阵地为目标强行攻击,另一个分队突入美军后方,进行扰乱。
芝台周围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。在幽灵般的日军夜袭面前,美军毫不气馁,展开血淋淋的反复冲杀。经过激烈的白刃战,日军敢死队约一百二十余人全部死于优势美军阵前。
南部激战在旭湾地区的荒井坡展开。美军南翼部队的计划是纵断卧牛山,突破荒井坡,到达日军总司令部的东浦地区,和北翼部队会合。
突破荒井坡十分困难。一定要越过苔藓密布地带和遍地草丛的低洼地带,还要越过水深一米的蜿蜒旭川,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路径。在整个进攻途中,丝毫没有保护或隐蔽的东西。
美军一个大队坚决要突破荒井坡。征途中埋伏在低洼地两侧的日军部队开枪了。同一时刻振兴配资,从大鹫山、鸭山和狮子山、将军山的迫击炮、机关枪、步枪一齐开火。猛烈的十字状交叉火力拼命压制进攻的美军。美军用猛烈炮火还击,掩护部队前进。
冲在前面的美军士兵已经到达荒井坡顶附近。那里的陡坡上堆积着很厚的雪,必须爬行才能登到顶端,这就成了日军瞄准的靶子。雷池难越。傍晚时分,美军又撤退到原出发点海岸附近。
美军舰炮连日不断射击,飞机不断轰炸和扫射。
15日,美国军舰用十四寸炮密集轰击日军东浦阵地和热田湾的海滨阵地,连续达两个半小时,破坏力之大、气势之猛,是难以形容的,使日军东浦阵地陷于瘫痪状态,已失去防卫能力。
16日清晨,扫清西浦的美主力部队,又冒着浓雾,突然像潮水一般袭击东浦地区。此时,日军已无应战能力。
日军山崎部队长不得已命令部队撤退到热田湾地区,决心缩小战线,持久抵抗。各队接受命令后,从东浦海岸进入深雪山道中去,越过马背山,穿过热田、富士的山麓,向后藤平撤退。当时虽然是五月天气,可是阿图岛上气候依然寒冷,积雪很深,营养失调的日军早已疲惫不堪,每前进一百米也需要一小时。
日军每天只能吃一顿饭,饥饿、严寒和疲劳折磨着他们,有的土兵疯狂了,有人跑到美军那里找食物被杀,有的在崖洞里自杀,重伤的人把手榴弹放在肚皮上引爆。
防守荒井坡的日军遭受美舰炮的猛烈轰击。16日被全歼。
18日以后,美军主攻队伍集中攻击马背山、虎山、雀丘、獅子山四个据点。战线逐渐缩小。美军紧追不舍,日军仍不投降。美军虽然死伤很多,仍在炮火支援下奋勇前进。终于在21日攻占雀丘,在虎山、狮子山全歼日军,23日攻占十胜岳日军阵地。
4、日军的“全员玉碎”
经过十天的紧张战斗,日军残余兵力已不足一千人,重炮完全被破坏,只剩几门高射炮和几门迫击炮了。粮食已经十分不足,每人每天只配给一个饭团子勉强不致饿死。伤病员没有治疗条件,连绷带纱布和简单的药品都没有,只能躺在临时搭的帐篷里。山崎部队长下决心要全员“玉碎”。
为此,第一步是先把伤员处理掉。
“玉碎”的前一天,军医进到收容伤员的帐篷里,把一桶汽油洒在地上,把一颗手榴弹一声不响地放到重伤员的旁边。到了这个关头,每个人什么苦都吃够了,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,已经巴不得早死早痛快了。
军医开始对意识不清的重伤员逐次往静脉里注射空气,约过了五分钟左右,伤员们稍微抖索痉挛一下就都死去了,就像日常工作那样平静和简单。对于死不完全的人,军医就一个一个用手枪击其额部。
最后,军医拔开手榴弹栓塞,轰隆一声爆炸,汽油燃烧起来,军医自己大喊一声“妈妈”,也跳入火中。
29日,山崎部队长下达命令:所有的生存者一律到司令部前面集合。从四面八方的深雾中,所有士兵都来了。有拄着枪跛着腿的,有打断一只胳臂挺着走的,还有受轻伤的,陆续集合到一起。他们清楚地知道,这是要走向死亡。他们任何一个人的脸上,都没有苦涩或困惑的样子。
确认已经集合完毕,共有三百多人,分别编成三个中队。第一队是没有负伤的健康队;第二队是轻伤者或还能步行的重伤者;第三队是非战斗员。传下来的进攻步骤是:各队间隔十分钟依次出击,剩余的高射炮掩护最后突击,连续把剩余炮弹射光。
攻击方向是卧牛山方面的美军阵地。
夜晚8时,全体日军向故国做最后的诀别。10时30分,站在第二中队前方的山崎部队长,右手拿着军刀,左手拿着国旗开始出击。浓雾笼罩的黑夜,视线不足一百米,是极好的突击时机。
部队前进的速度非常快,简直看不出这是一群饿着肚子极度疲惫的士兵。直线穿过后藤平,踏上雀丘斜面以后,突破美军前哨,发出一片喊声,冲入美军防线,刺杀掩体内的美军,突入美军宿营地。跑慢了的美军,一个一个地被刺死。他们抓起美军的食物,打开罐头,赶紧往嘴里塞,然后继续前进。
那是疯狂、残虐、自杀的突击队。
他们连旁边看也不看,一面喊叫一面向前闯,不管什么东西一律破坏。撕毁帐篷、毁坏箱子,见人就砍就刺,甚至已经死去的尸体也再戮几下。每个日本兵都穿着破烂的衣服,像乞丐一般,面色苍白。
一颗子弹把前面的人打倒在地,过一会儿又挣扎着爬起来,又倒下去,再起来,一点一点往前爬。一颗子弹打中了第二中队长的左腕,这个战争疯子耷拉着左臂,又用右手紧握太阳旗和战刀向前进。
美军用扩音器呼喊:“投降!投降!”日本兵连听也不听,美军只好集中炮火把他们全歼。
5、基斯卡岛主动退却
阿图岛上二千三百余名日军,毫无意义地死在严寒的荒岛上。防守基斯卡岛的日军已成袋中之鼠,随时都有被美军歼灭的可能。
日军原在5月上旬决定死守基斯卡岛,5月12日,日本大本营曾对北海守备第一区队长佐藤大佐正式下达过战斗命令。5月21日,又突然发出撤退的命令,由河濑中将指挥十三艘潜水舰秘密前往营救,保护日军撤退。美军警戒舰艇发现日军企图后,立即向日军发起进攻,击沉两艘潜水舰。
5月27日到31日之间,日军动员十八艘潜水舰,勉强救出八百二十名日军。
7月4日,7月11日,7月20日,日军三次准备好秘密撤退,都因气候关系,舰船不能靠岸,未能实现。留在斯基卡岛上的士兵,只有在寒风怒吼、饥寒交迫、弹如雨下、浓雾遮天的环境下,龟缩在洞穴式阵地中焦急等待。
7月29日下午1时30分,日军第五舰队司令官河野中郎中将亲自指挥,动用第一水雷战队,派出巡洋舰二艘、驱逐舰十一艘、油船二只,趁海面上大雾弥漫、美军封锁部队补充燃料暂时后退之机,驶入基斯卡港,全体官兵五千余人用五十分钟全部撤离完毕。
美军对日军秘密撤离毫无知晓,正在积极准备收复失地。
美军总结了阿图岛的作战经验,经过反复研究,决定不再像阿图岛那样拼命蛮干,一定要使进攻部队的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。决定首先由第十一航空队对全岛进行地毯式轰炸,共投下一千二百吨炸弹。舰队也毫不吝惜炮弹,打开全部炮门连续发射,使岛上每一寸土都被掀翻。
盟国反攻基斯卡岛的陆军,在查尔斯·寇特雷少将指挥下,共有美军二万九千人,加拿大军五千三百人,舰队拥有各类舰船一百余艘,是一支庞大的部队。
8月1日开始,连续又对基斯卡岛轰炸两个星期,飞机轰炸一百余次,海上舰炮射击十五次。
8月15日拂晓以前,利用漆黑夜间,在浓雾弥漫中,在猛烈炮击掩护下,按预定计划,由运输船团运载士兵驶近基斯卡岛西南海岸,美先遣部队陆续登陆。
基斯卡岛上的6月和7月、8月,有“雾天”、“整日雾”、“浓雾”、“雾天半晴”、“可见雾堤”等气象术语,没有晴朗天气。
“雾堤”,指自己所在位置看似晴天,远处呈棚状低层的雾堆向前移动,顷刻便看不清对面。登陆这一天便是“雾堤”天气。
盟军登陆以后,一直到天明,云雾缭绕中,仍未发现一个日军,也没有听见日军反击的枪炮声。
陆军哨兵匍匐前进,侦察敌军动向。大部队试探性谨慎前进,搜索日军。此时,岛上已无人影。基斯卡岛反攻部队在盲目狂轰滥炸后,安全收复了被占领一年多的土地。
阿图岛战役结束时,日本报纸说日本守军全部战死,无一生还。实际上,还是有二十九人成为美军俘虏。
战后,这些生还者回忆了当时的情形,所以这段历史还没有成为无从查考的往事。
佐藤图夫对自己能够生还感到莫名其妙。
在美军登陆以后,从飞机上撒下用日语写的传单,上面劝说日军不要做无益的抵抗了,说投降过来以后,可以像住帝国饭店那样款待你们。传单上还印有成为俘虏以后每天伙食的菜谱。当时的日本兵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
当时任班长的佐藤是在向美军阵地猛扑的时候负重伤的,苏醒过来时已成了美军的俘虏。那时岛上笼罩着浓雾,枪弹等都因空气潮湿锈蚀而不能使用。
他被送到阿图岛附近的阿塔克岛上去。果然,那里已经建成了能住三千人的收容所,并且分别准备好将校用、士官用、兵士用的房间。食堂、医务室、照明等都很齐全。
俘虏们在阿塔克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,又被送到美国西雅图去。一到那里、就有早已到上的日本战俘一百余人列队欢迎他们。然后用救护车把他们送到医院。第二天,美国人给他们看日文报纸,告诉他们:“你们的情况已经登在报纸上。”一看,报上有他们的照片,标题是:“阿图岛勇士归来”。
(正文完)
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【关注】我私聊,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,第一时间回复。
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