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敢信吗?香港女富豪放着富家千金的日子不过鑫耀证券,砸3亿去新疆种棉花。
好不容易种出10万亩全球顶级长绒棉,却被一个“汉奸”写的假报告差点搞到血本无归!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香港豪门千金的“叛逆”人生
1952年,杨敏德出生在香港纺织世家。
父亲杨元龙是赫赫有名的“纺纱大王”,母亲是上海永安百货的千金。
按理说,她该像其他豪门千金一样,读贵族学校、嫁豪门子弟,但这姑娘偏要“叛逆”。
展开剩余90%她对家族生意并没有什么兴趣,选择在15岁这年独自赴美。
连续攻读下麻省理工数学学士和哈佛MBA,毕业后更是直接杀进华尔街投行。
但是在1978年的时候,杨元龙病重,杨敏德临危受命,这才回港接手溢达。
可当杨敏德接手公司后才发现,做生意远没自己想象的无趣,反而是富有挑战,而她就喜欢挑战。
当时的溢达只是个靠廉价劳动力吃饭的纺织厂,车间里全是“论资排辈”的老员工。
设备落后的,像从博物馆搬出来的似的,行业竞争力越来越弱。
对于这种状态,杨敏德一上任就放了三把火。
第一把火引进独立董事,打破家族企业的“一言堂”,第二把火砍掉冗余生产线,砸2亿港元升级设备。
而这第三把火最狠,她要去新疆种棉花!
新疆?那地方鸟不拉屎鑫耀证券,你一个豪门大小姐去喝西北风啊?对此董事会瞬间炸开了锅。
但杨敏德铁了心:“我外祖父蔡声白当年在上海建第一家现代化纺织厂,我父亲在香港从零打拼,新疆我怎么就去不得!”
说干就干,1995年,杨敏德带着500万美元一头扎进新疆。
那时候新疆棉农最怕“打白条”,简单地说就是收购商收了棉花却拖欠货款。
为了得到棉农的信任,杨敏德直接在地里支起桌子,成捆的现金堆成小山。
杨敏德承诺“我们溢达不玩虚的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!”
棉农只要拉来棉花,当场数钱装车。
这招彻底征服了棉农,当年就签下10万亩棉田的长期合同。
而且她在新疆考察的日子里发现新疆长绒棉,品质一点不比国外的差,却因为品种退化卖不上价。
于是杨敏德就花1亿美元联合农科院搞研发,不仅带动了大批量棉农的就业。
还培育出了“新海33号”“元龙5号”等优质棉种。
现在新疆10万亩棉田里,80%都是溢达的订单农业,棉农收入比市场价高出30%。
2018年,央视纪录片《我到新疆去》拍到杨敏德在棉田里赤脚踩棉花。
她笑着说“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,就是在新疆买棉花不打白条子!”
五次制裁下的“绝地反击”
可是好景不长,2020年的新疆棉事件大家应该都知道。
美国以“强迫劳动”这种胡说八道的理由鑫耀证券,将溢达新疆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。
这是杨敏德第一次直面制裁大棒,自此溢达受到了Polo Ralph Lauren、Hugo Boss等欧美大牌的集体砍单。
一年损失超8亿美元,华尔街分析师断言:“溢达撑不过三个月。”
但杨敏德的反击却让所有人傻眼,她放话“新疆的棉花就是最好的,你爱买不买!”
随后她关闭海外4间工厂,把核心产能撤回佛山。
投资10亿研发“无水染色”技术,一吨布节水95%,直接把环保成本变成竞争优势。
更绝的是,她推出自有品牌“十如仕”,主打“新疆棉+免烫科技”。
一件衬衫卖到399元,线上销量三年暴涨598%。
2024年10月,当美国第五次制裁袭来时,杨敏德已经有了“免疫能力”。
内销占比从15%飙升到60%,用户突破百万,十如仕复购率高达52%。
她对着镜头优雅地笑着:“现在不是你们想买就能买的,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!”
过去的制裁让杨敏德彻底看清,靠别人赏饭吃,永远要跪着。
所以她砸下数十亿建了全球首个纺织业“工业4.0”工厂,从棉花采摘到成衣出厂全流程智能化。
在佛山高明的车间里,30000纱锭的纺纱厂只需45个工人,效率是传统工厂的3倍。
现在ZARA、优衣库都抢着买她的环保面料,欧盟碳关税对溢达根本构不成威胁。
而且现在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,李宁印着“新疆棉”的标签,但是背后其实是溢达的商标。
2020年新疆棉事件爆发,杨敏德力排众议,坚持让溢达成为李宁的战略供应商。
当H&M、耐克抵制新疆棉时,李宁的“新疆棉”标签一夜爆红,溢达的订单反而暴涨。
而且杨大小姐还十分记仇,听说美国缺少优质口罩,她就开厂生产口罩,出口世界,但就是不卖美国。
而数钱数到手酸的杨敏德,却不仅致力于赚钱,还成立了基金会。
并在新疆建了三十多所所希望小学,给棉农子女提供免费教育。
2024年,新疆棉农联名给她送了一面锦旗:“杨女士,您是我们的棉花公主!”
结语
五年五次制裁,杨敏德用行动证明,真正的中国制造,从来不怕打压。
从新疆棉田到佛山工厂,从欧美市场到国内品牌。
她带领溢达走出了一条“以内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”的新路。
现在73岁的杨敏德,依然还在工作着。
她坚信,实业兴国,虽千万人吾往矣。
信息来源:
发布于:重庆市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