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,美国顶流网红“甲亢哥”(IShowSpeed)开启中国行,以其标志性的亢奋风格盟配资,向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上海、北京、河南、成都等8座城市的沉浸式体验。
他身穿花袄西装登长城空翻、在少林寺习武、被重庆洪崖洞夜景震撼、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自动泊车与舞蹈功能,全程一镜到底的直播在YouTube和TikTok上掀起热潮,3月24日,“甲亢哥”在中国首日的上海6小时直播,收获560万次观看、上万条留言;3月31日,他在成都直播,观看数据超过780万次。
海外网友惊呼“中国网速惊人”“与西方媒体描述的完全不同”,这场直播不仅以“真实感”击碎西方长期对华的扭曲叙事,更被外媒称为“数字时代的马可·波罗游记”,一位美国博主直言:“美国政府花16亿美元抹黑中国,却被一个年轻人的直播碾压”。
“甲亢哥”现象的背后,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、优化入境政策的系统性助力。2024年12月,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,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,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,大幅降低外国游客来华门槛。
政策红利迅速转化为市场动能,2025年上半年,全国出入境1.7亿人次。其中,外国人出入境3805万人次,中国港澳台地区出入境1.36亿人次,以上三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15.9%、30.2%和12.4%。其中免签国家游客人次增幅超60%。
与此同时,“China Travel”话题在社交平台流量突破10亿,从“甲亢哥”的科技文化体验到重庆“卤鹅哥”因投喂美食爆红、单店销量增长300%,民间交流与数字传播正形成合力,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双向赋能。
“甲亢哥”这场跨文化热潮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吸引全球游客的密码:政策“破冰”为国际旅行提供便利,文化“破圈”通过真实叙事打破偏见,传播“破壁”则借助网红效应激活民间外交。
这一成功实践表明:政策红利、文化魅力与数字传播的共振,正是中国吸引全球游客的核心驱动力。但在“ChinaTravel”热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,如何将“网红流量”转化为可持续的“长红发展”,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,推动中国入境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一、安全绿洲:打造“无忧旅行目的地”全球形象
甲亢哥视频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:他在深夜的上海街头随意漫步,举着手机直播却毫无担忧之色。
这条视频下最高赞评论来自一位巴西网友:“在中国城市盟配资,你甚至不用担心凌晨三点出门买饮料,这在我的国家简直是天方夜谭。”中国作为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、刑事犯罪率最低、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,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的优势,尚未转化为国际旅游营销的核心竞争力。
针对国际商旅客群,可推出“24小时安全商务区”认证体系,对符合标准的商务酒店、会议中心和商业街区进行国际认证,确保从会议晚归的商务人士能够享受全程安全动线。
更可创新设计“安全体验游”线路,让外国游客亲身体验中国城市的全方位安防体系——从人脸识别寄存服务到一键多语种报警系统,将安全这一最大优势转化为可感知的旅游吸引力。
二、数字无障碍:重新定义“丝滑”旅行体验
甲亢哥最初担心的问题很具代表性:“没有微信支付怎么活?”但当他发现机场专属外宾支付服务卡、多语种数字化导览系统后,迅速在视频中大喊“This is amazing!”。当前我国数字生态高度发达却自成体系,常常将国际游客拒之门外。
破题关键在于打造“双轨并行”的数字环境——在保持现有数字化成果的同时,专门构建国际版旅游数字生态。首都机场近期试点的“数字入境走廊”值得推广,外籍游客落地连上专属Wi-Fi即可自动获取临时数字身份码,直接接入适配国际支付的消费系统,同步享受多语种城市导览服务。
各大景区应推出国际版APP,提供基于AR技术的实景导航,甚至可通过数字护照系统积累旅行积分兑换特色礼品,让外国游客既享受中国数字化的便捷,又避免适应成本。
三、主题线路:从“景点堆砌”到“故事体验”
观察甲亢哥的行程轨迹,可见明显的故事线设计,他从上海\"现代中国篇\"启程,体验浦东的摩天大楼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;转而北上进入北京\"明清帝王篇\",穿梭于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与胡同里的市井生活;随后深入河南\"中原文明篇\",在少林寺的晨钟暮鼓中感受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;继续西行至成都\"天府美食篇\"与重庆\"山城魔幻篇\",在麻辣火锅与8D立体交通中体验西南地区的火热活力;最终以南方的香港\"国际都会篇\"、深圳\"创新科技篇\"和长沙\"媒体文创篇\"完美收官,在芒果TV节目录制现场、茶颜悦色概念店和岳麓书院古今对话中,感受中国文创产业的蓬勃活力。
这条路线打破了\"北京-广州-杭州-西安-上海\"的传统套路,如同一部精心编排的多幕剧,每一站既是独立章节,又共同构成当代中国多元统一的宏大叙事。
针对商旅客群,可设计“创新中国考察线”,串联深圳科创企业、杭州电商基地、合肥科学中心,让参会者在技术沙龙与工厂参观中触摸中国创新的脉搏;针对健康旅行者,开发“中医养生之旅”,从少林禅武医文化到巴马长寿村奥秘,让游客在太极晨练与药膳体验中探寻东方生命哲学;针对美食爱好者,打造“风味探索之路”,让川菜之辣、淮扬菜之精、粤菜之鲜成为叙事主线,通过厨艺工作坊和市集寻味活动深化体验。每条线路都应如精心编剧的连续剧,每站既是独立篇章,又共同构成“当代中国”宏大故事。
四、体验工坊:从“观看”到“参与”的深度转化
甲亢哥视频中最富感染力的瞬间,不是站在长城之巅的摆拍,而是他在成都熊猫基地穿着保育服清理竹子的憨态,在景德镇陶艺师傅指导下捏制陶器的专注。这些亲手触碰中国文化的时刻,引发了最强烈的跨国共鸣。
应系统推出“大师工坊”计划,邀请外国游客参与三天武术入门营、中医药膳制作、传统戏曲面谱绘制等深度体验项目。针对商务游客推出“中国商业文化沉浸课”,安排参观典型中国企业、与中国企业家共进工作午餐、学习中式商务礼仪等特色活动。这些参与式旅游产品不仅满足国际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好奇,更创造了社交媒体分享的绝佳素材,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。
五、社群连接:构建“在中国·交中国”社交生态
甲亢哥旅行中最珍贵的收获,不是在景点前的打卡照,而是他与当地中国年轻人的无数张合影、一起蹦迪的视频、互相教说中英文的搞笑场景。他的视频标题意味深长:“中国人比你想象的更可爱”。
这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:人际互动才是旅行记忆的核心。可建立“旅行社交伙伴”计划,匹配在华外国游客与当地同龄人结伴同游;推出“商务社交地图”,标注适合国际商务人士交流的茶馆、咖啡馆和酒吧;开发“文化派对”系列,组织中秋制月饼聚会、春节包饺子派对等节庆社交活动。
当外国游客在中国建立起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,他们就不再是匆匆过客,而是成为了中国故事的亲历者和传播者。
甲亢哥结束中国之行时在机场说的那段话值得深思:“我来之前以为会看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,但我发现最神奇的不是风景,而是这里的人和生活。我想我会再回来,去更多没去过的地方。”这句话揭示了当代国际旅游的本质转变——从景观消费到生活体验。
中国吸引外国游客的未来之路,不在于建造更多宏伟景点,而在于打造更多可接触、可参与、可分享的真实体验。当每一位来自远方的游客都能像甲亢哥那样,带着对中国的不舍与期待离开时,中国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愿景自然水到渠成。而这需要的是整个旅游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——让安全成为底色,让数字成为桥梁,让故事成为主线,让体验成为核心,让连接成为永恒。
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